淮南社会组织共画战“疫”同心圆

发布日期:2020-03-24 16:12 作者:赵璧 来源:社会组织管理局 阅读: 字体:[] [] []

武汉告急!湖北告急!全国告急!

2020年春节前的寒冷,显得格外地漫长,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九州,全国各地相继爆发疫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启动一级响应。在市民政局的决策部署下,全市各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吹响了疫情防控的集结号,投身到联防联控的战“疫”一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是作战员、引导员、宣传员、运输员、先锋员,他们在人、财、物、力、才等各方面倾其所有,尽其所能,全力守护广大人民群众,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贡献力量。

一、守护红色引航线

初心依然,使命在肩。疫情当前,市民政局党组结合 2019年下半年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取得的学习成果,进一步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充分发挥“两个作用”,坚持“学习、巩固、提高、应用”的党建工作理念,把疫情防控当做一次会考,集中检验了主题教育的学习效果。

在市民政局党组的决策部署下,市社会组织党委始终把党的建设工作放在首位,把党建引领做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政治保证。党委要求,各党支部要迅速行动起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以担当作为肩负使命,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1月22日,在市社会组织党委的指导下,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出台了《淮南市社会组织应对新冠疫情预案》,并于1月25日我市出现第一位患者时启动预案。市社会组织管理局下发了《给全市社会组织的一封信》并制定了工作方案,按照方案,党委几位委员分头指导,党委所属的36个党支部积极响应。

坚守阵地,党旗飘扬。社会组织各支部认真落实市社会组织党委的安排部署,党员带头、认真摸排、深入宣传、广泛发动,按照社会组织的业务范围和优势积极组织开展活动。

市东方医院集团党支部,选派了部分优秀的医务人员,奔赴武汉,投身前线,“逆行天使”陈莉把当地政府给她的2000元补助捐往灾区,来自总院ICU的90后小伙徐宁在武汉疫情一线工作期间,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能有机会在国家困难时刻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深感荣幸。成为'最美逆行者'不仅是作为护师对自己本职工作的严格要求,更是我对于这份工作热爱的理想升华......”他在入党申请书中这样写道。旭日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平昊在协助社区防疫工作中,积极挖掘社区党员力量,号召党员带头,发动社区志愿者力量,组建锦里社区防疫应急志愿者服务队,合理分工,有序参与社区疫情联防联控工作,同时建立了锦里社区防疫临时党支部,凝聚社区党员和志愿服务力量,共同构筑社区防疫的坚强堡垒。淮南市药膳营养研究协会党支部书记,80多岁的钟玉龙个人向慈善协会捐款1万元。

雷锋精神,发扬光大。市民政局于3月3日发出了《淮南市社会组织 “学习雷锋见行动、抗击疫情做贡献”倡议书》,倡议全市各社会组织把党建工作和学雷锋活动结合起来,“学习雷锋见行动,抗击疫情做贡献”,用雷锋精神抗击疫情、传播爱心。

社会组织各支部积极响应。市餐饮行业协会党支部,把党组织的阵地前移,加强了党员示范岗的管理工作,要求岗位一律悬挂党旗,党员一律佩戴党员徽章,党员苏西文同志关闭了自家的餐厅,改做盒饭用私家车免费送到抗击疫情的一线各工作点。市健康管理协会党支部的党员们第一时间到所在社区报到,从事政策宣传、值班消毒、日常巡逻、管控监督等方面工作,协助社区做好疫情联管联防联控。“我是党员我先上”,这是在田家庵区公园街道公园社区站岗的市健康管理协会党支部书记倪士进挂在嘴边的话,许许多多的社会组织党员像倪书记一样,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雷锋精神,勇敢地站在抗击疫情最前线,以必胜的信念和过硬的担当筑起了一道道疫情防控的“红色防线”。

 

 

 

 

二、守护生命安全线

生命重于泰山。当湖北疫情日益严峻,前方战“疫”吃紧的时候,社会组织义无反顾。

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淮南新华医疗集团、淮南朝阳医院、淮南中山医院等一大批医护人员纷纷请缨,志愿赴湖北支援。他们来自呼吸、重症、传染、护理等一线科室,有的曾是非典防控专家组成员,有的是先进模范护士长,都是业务骨干,与此同时,他们还是父母、子女、爱人,有的新婚燕尔,有的家中至亲刚刚动过手术,他们在本该团圆的时刻,投入与病魔的生死较量中,一句“国家召唤,我们绝不退缩,若有战,召必至,战必胜”表达了他们最坚定的决心。

 

 

 

疫情就是命令。当时值武汉人员返淮高峰,面临输入性疫情风险的时候,社会组织迎难而上。

市壹元爱心志愿者协会、市圆梦爱心协会等志愿者们主动认领疫情监控站点,根据各村进出口卡点进行轮流值班,劝阻外来人员,并对村内进出人员实时检测体温,及时做好登记,确保村口有人坐班,村内无外来人员。东方总院迅速在感染科进行改扩建工作,腾出两个病区,40张床位作为隔离病房专用。济民医院严格执行集中隔离点的设置和管理,全力以赴做好医学观察工作。数百余名医务人员和志愿者们不计报酬,放弃假期,从淮南火车站到各个高速路口、从淮南汽车站到各区县街道,从早到晚,迎着一群群进出站的旅客和来往的车辆,为每一位旅客和市民做好疫情防控体温检测工作,并对有发热情况的及时采取现场隔离和转诊措施,严守进出淮南的每一道防线。

时间就是生命。当受到疫情影响,我省血液供应和库存告急的时候,社会组织责无旁贷。

淮南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第一时间发出献血倡议,统一安排全市餐饮行业党员和管理服务人员,分批分时段来到淮南新世界广场的献血点,大家依次填写资料、测量指标和抽取血液。只见大伙撸起袖子,鲜红的血液从他们的手臂缓缓流向储血袋里,一滴滴汇聚成浓浓的爱心。疫情无情人有情,许多献血者纷纷表示,在这个非常时期,国家和社会需要血液,作为协会一员应该有担当、有义务、有责任,奉献出自己绵薄之力,为抗击疫情助力。当天共有 67名餐饮员工踊跃献血,总献血量达26800毫升。

 

 

三、守护生活保障线

涓流成海、微末燎原。当疫情进入攻坚阶段,物资消耗出现巨大缺口的时候,社会组织慷慨解囊。

淮南市建筑、餐饮、印章、汽车、停车、养老、冬泳、太极拳、旭日社工、电子商务、清洗保洁、影视表演艺术、礼仪文化、剪纸艺术、旗袍文化、国立掌部医学研究所、学校文化建设研究会、水电锁业家电维修、福建商会等等,各行各业众多协会踊跃捐款。一些会员单位本身因疫情遭受严重损失,在灾难面前,不仅坚决服从政府“暂停营业”的指令,而且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力所能及地支援全市乃至全国的战“疫”,自觉扛起了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有公司负责人说,损失是暂时的,国家和全社会都付出了那么多,我们都有一份责任参与这次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淮南市慈善协会、淮南市芝英慈善基金会高效有序开展募捐资金和筹集物资,按照募捐规定使用捐赠款物,保障社会爱心切实用于疫情防控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10日,全市社会组织累计捐赠资金人民币81.9942万元。众多捐赠物资的社会组织在这里无法一一列举,一连串的捐赠数字仍在持续增加,爱心接力彰显了全市社会组织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行动力。

隔离不隔爱,封城不孤城。当城市按下“暂停键”,人们的衣食住行深受影响的时候,社会组织雪中送炭。

年初的大雪袭来,城市异常寒冷。淮南市义工联合会的志愿者们不惧严寒,为17个社区街道分别送去了700多斤医用酒精,400斤的医用消毒液等必备物品,并将一台15吨载重卡车无偿提供给物资调配组用于物资运输。同时还为福利院的天使们,送去了口罩、酒精、消毒液、优菌多、AD钙奶等物品。志愿者们冒着大雪去看望孤寡老人,为潘集区幸福家园96岁孤寡老人缪奶奶送去牛奶、大米、鸡蛋、棉鞋等生活必需品,缪奶奶紧紧握着志愿者的手激动地念叨着:“你们都是好孩子啊,虽然我没有孩子,你们就是我的孩子!”无论何时,志愿者们都不会抛下任何一个人。

 

 

 

 

春节前后,淮南市物业管理协会号召全市物业服务行业对全市近600个物业小区严防死守,平均每天约有8千名保安、5千名保洁坚守在防疫一线。每天对数以百万计的进出人员、车辆进行登记排查,对上千万平方米的区域进行清洁消毒。有些物业服务企业积极承担起了疫情防控期间群众的生活保障服务,那些印有“我是物业,请把危险留给我”标语的“红马甲”们逆行在楼道间,让千万业主倍感安全、暖心。疫情防控期间,小区处于封闭管理状态,为解决大病特病患者面临的开药、吃药难问题,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院组织人员走进田家庵区洞山新村社区开展“送医送药”便民服务活动。市企业联合会副会长单位安徽华联商厦有限公司,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物质保障组的要求,认真组织落实物质调配工作,成立了11支由党员和志愿者组成的配送小分队,开展网络预订和配送,服务好居民。配送活动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品种很丰富,价格一点也没有涨,新鲜蔬菜直接送到了小区门口”家住广场小区的叶女士高兴地说。

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当身处一线的战“疫”英雄们遇到困难,感到疲惫的时候,社会组织挺身而出。

淮南市汽车租赁行业协会向田区部分派出所、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市局治安支队捐赠了消毒液、护目镜、口罩、酒精等防疫用品。淮南市金凤凰爱心协会积极通过多种渠道购买了1000只口罩,免费送给环卫工人、城管执法人员等一线人员,用爱心构筑防控疫情的坚固屏障。受疫情影响,全市理发店停止营业,理发这样的小事却变成了“难题”。市民政局联合市美容美发协会发起了“善爱传递满江淮,公益美发你我他”公益活动,专业美发师组成的团队分赴疫情防控一线,为奋战在那里的医务工作者、参与防疫的机关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交警、城管、环卫等特殊岗位工作者、民政服务对象提供免费理发服务。

 

 

 

 

 

四、守护心理健康线

在“疫情”的中心呼唤爱。当公共卫生安全受到威胁,普及防疫防护知识刻不容缓的时候,社会组织果断行动。

旭日社工与志愿者每天用扩音器在小区内巡回宣传防疫科普知识,“特殊时期,不要聚集!生命健康,岂能儿戏!”“出门不戴口罩,病毒把你盯牢,乖乖,牛肉汤喝不着......”这些带着淮南麻灿土味的防疫顺口溜朗朗上口,受到广大居民的欢迎。社工们还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等方式,为有需求的人员提供社会心理支持、心理疏导等专业服务,切实增强公众科学防护意识和能力,及时减轻、消除个别居民的心理恐慌。

淮南市健康管理协会充分发挥优势,利用公众号和协会会员群发布防疫信息和健康科普文章,帮助群众学习掌握科学防疫知识。2020年1月21号到3月10号共发布疫情文章112篇,阅读量达29630,其他阅读量6000多,总阅读量35000多,拥有了一定的网络覆盖量。3月6日上午,淮南市健康管理协会邀请心理学博士罗正则老师围绕课程主题《面对疫情很焦虑,心灵处方请收好》开展线上疫情防控心理干预培训课。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妇联干部群众近两百人参加了本次线上zoom课堂培训,反响热烈,空中课堂为广大妇女儿童和家庭筑起一道“心”防线。

我爱您,我帮您。当网络世界谣言四起,社会不良情绪亟需宣泄的时候,社会组织主动出击。

为了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市民的心理咨询和援助工作,市民政局联合淮南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共同开通了24小时疫情心理咨询和援助热线4008-521-580(谐音我爱您、我帮您),为市民提供积极心态、情绪管理、健康生活等心理健康知识和咨询,现场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疫情过后的心理辅导等工作。淮南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目前有心理咨询专业人员156人,有108人具备心理咨询师资质。热线开通后,专业心理咨询师将对来电群众开展一对一心理咨询和援助,24名党员组成了心理援助志愿者党员先锋队。淮南市健康管理协会、淮南市义工联合会、淮南市新时代公益志愿服务者联合会等多家社会组织按照业务分工,积极配合热线为广大市民服务。

 

 

 

 

 

 

 

 

 

 

 

 

外练筋骨,内修心智。当全市中小学生久居在家,家长心生焦虑的时候,社会组织发挥特长。

淮南市青少年校外教育协会向协会130余家会员发出一封信,要求全体会员坚决执行停课部署。各会员单位通过开展舞蹈、朗诵、书法、绘画、武术等内容丰富的线上公益课程,为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干预提供保障,让每个在家的孩子心情不压抑、日常不孤单。淮南市孤独症家长联谊会、红雨伞特教中心等通过微信、手机视频、远程指导等方式开展线上家庭指导,对于家长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专业性的解答与帮助,并且随时了解儿童的身心健康状况,确保残疾儿童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停课不停学,康复训练能有效进行。

五、守护生产恢复线

提早研判,精心谋划。随着工作的深入,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形势出现了明显的好转。市民政局按照统一安排,帮助具备条件的部分企业逐步开展了复工复产。

2月20日,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局向全市社会组织发出了《淮南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作用,有序引导企业复工复产的倡议书》。明确提出了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要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相关要求,积极引导会员企业科学有序复工复产。配合行业管理部门指导会员企业做好复工报批备案手续,督促有条件的复工复产企业做到“五有" ,即有防疫人员、有疫情检测点、有检测隔离点、有必备的医护用品、有严格的检测。指导会员企业尤其是刚复工企业做好广大员工的思想疏导工作,实现从严防控、有序复工。

周密安排,合理调度。行业协会商会充分发挥行业引领的独特优势,坚持行业“一盘棋”,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和长远发展。

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响应市民政局的复工复产倡议,于2月27日下发《关于有序推进全市餐饮服务业复工复产的指导方案》,对从业人员管理、用餐人员管理、场所清洁消毒,原材料采购验收、加工管理、设备管理、供餐服务等多方面提出严格要求,保障复工复产安全有序。市装饰协会积极开展复工复产前的调研和统计,经过该协会摸排,具备复工条件的装饰材料销售公司、装饰装修工程公司等会员单位,约占行业25%的,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做好复工复产准备工作。

争取扶持,多措并举。依托业务主管部门的政策扶持,各社会组织千方百计加快复工复产效率。

市互联网行业协会联合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向各社会组织所属互联网企业用工需求进行摸排,于近期组织举办全市互联网企业招聘会,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有时效性的多层次服务。市企业家联合会副会长单位安徽山河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做好防疫药品企业所需药用辅材的复工准备,并及时对接防疫部门,做好药品的储运和销售。副会长单位德邦化工有限公司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开足马力生产化肥,为春耕生产做准备。克服了原材料紧张、人员不到位等不利因素,安排领导带班,确保生产稳定,实现了日产化肥1800多吨,为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产品。市商贸行业协会33家会员单位已全面复工,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我市各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充分发挥了社会组织“四个服务”的作用,展现了我市社会组织的形象和魅力,体现了我市社会组织的素质和价值,彰显了我市社会组织的影响和活力。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春光明媚,百花盛开之际,我市社会组织人将进一步压实责任,提升服务,和全市人民一起,与蝶共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