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848号建议的答复函
赵期中代表:
您在市第十七届人代会第一会议上提出的第848号“关于对淮南市行政区划适时进行调整的建议”收悉,在此感谢您对淮南市行政区划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根据工作职责和淮南市区划管理工作实际,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淮南市行政区划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淮南市于1949年在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淮南矿区基础上成立,目前的行政区划现状是在历经5轮调整的基础上形成的。1977年1月,凤台县由阜阳专区划入。1994年7月20日,凤台县毛集镇被国家科技部等23个部委批准列为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1999年11月19日,省委将毛集实验区名称规范为“毛集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同意毛集实验区行使县级管理权限,享受综合改革试点县的有关政策待遇,直属淮南市委、市人民政府领导。并将实验区的范围在原毛集镇的基础上扩大到夏集镇、焦岗湖镇。2004年7月,长丰县7个乡镇划入淮南市。2016年1月,寿县划归淮南市管辖。由于淮南市属缘煤而设立的资源型城市,市辖5区因煤矿的开采而自东向西,自南向北依次设立,与周边其他城市相比较,普遍存在着行政体量小,管辖面积和人口少的共同特征。随着煤矿资源的枯竭,城市转型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二、近年来淮南市行政区划调整的探索和实践
2011年,为加快长丰县7个乡镇划归淮南市后的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实施合淮同城化战略,加速融入省会经济圈,顺应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建设等需要,淮南市从现实和长远发展战略考虑,提出淮南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方案。一是拟将谢家集区与八公山区合并成立新的八公山区。二是在长丰县划归淮南市管辖的曹庵镇、三和乡(现以改为三和镇)、史院乡、杨公镇、孙庙乡、孤堆回族乡等6个乡镇,以及原谢家集区的李郢孜镇的基础上,设立舜耕山区。大通区、潘集区、凤台县人口面积不变。调整后淮南市县级行政建制总数、人口、总面积不变。申报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但由于市主要领导调整等原因暂停了行政区划调整的后续工作。
自2016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就毛集实验区行政区划开展了多次调研。2019年,根据淮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淮南市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方案:一是将谢家集、八公山2区合并,成立新的八公山区。二是将阜阳市颍上县沿焦岗湖的鲁口镇、黄坝乡划入淮南市毛集实验区管辖,在此基础上设立淮南市毛集区。在向省政府领导及省民政厅汇报调整方案时,在得悉划入颍上县2个乡镇面临很多困难的情况下重新调整方案,将谢家集区、八公山区合并成立新的八公山区,在毛集实验区的管辖范围设立毛集区。2019年6月正式启动淮南市行政区划调整工作。7月市政府召开了淮南市行政区划调整工作部署会,部署征求社会公众意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在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阶段,就毛集实验区设立县级行政区方案,凤台县征求了30多家单位及100名位社会公众的意见:同意设区的为26.3%,未表达意见的为3.5%,不同意的为70.2%。认为将毛集实验区从凤台县划出设立毛集区,不利于凤台县经济发展。影响其在皖北、全省的位次,不利于凤台县的历史、文化、风俗及家园情节的传承。同时认为毛集实验区辖区面积较小、人口偏少、经济体量不大,所形成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短时间内无法凸显。此次行政区划调整由于存在不同的意见等原因而暂停。
三、严格按照行政区划管理政策开展工作
行政区划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力空间布局,事关政治安全和民族团结,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务院公布的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行政区划管理条例》规定,行政区划管理工作,应当加强党的领导,加强顶层规划,同时规定,行政区划应当保持总体稳定,必须变更时应当本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行政管理、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巩固国防五项原则。要坚持与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注重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四项方针。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应当及时报告党中央。《条例》增加了法律责任条款,要求在行政区划管理工作中全面依法行政,明确了行政区划管理的基本遵循。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新《条例》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努力做好淮南市行政区划管理有关工作。您在建议中提出的淮南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我们将及时向局主要领导报告,再由局主要领导适时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汇报,作为市领导在行政区划调整决策时的重要参考。
办复类别:B类
联系单位:淮南市民政局
联 系 人:凤良春
联系电话:6648114
淮南市民政局
2022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