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民政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谋划

发布时间:2024-04-25 15:43信息来源:市民政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2023年,淮南市民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认真贯彻党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落实。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对淮南市养老服务工作作出肯定性批示。市民政局荣获“全国殡葬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实施两纲先进集体”“全省社会救助优秀单位”。市民政局机关离退休党支部被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局评为全省示范离退休党支部。全市民政系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养老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分别在全省做经验交流发言。市民政局组织的“淮南慈善公益助力乡村振兴-店集贡米”参加第十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览会,为全省唯一入围的专题项目路演。局机关“四下基层”入选全省主题教育典型案例。市民政局“护童成长”项目入选2023年度安徽省十大优秀案例。市救助站“护苗成长”获2023年全省“一支部一品牌”百优案例。民政部官网刊载专访《淮南兜底线保基本 让老年人安享晚年》。《人民日报》对淮南市网格化工作进行了报道。《中国社会报》头版刊登《把群众的人生大事办好》宣传淮南市婚姻登记改革成果。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举办全局系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轮训班。组织开展“淮南民政大讲堂”暨政治理论学习30余次。研究制定《淮南市民政局党的建设工作责任清单》印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双增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市民政局“争做五个模范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认真落实“八抓八提升”内容要求,把模范机关建设融入本单位中心工作之中围绕乡村振兴开展结对帮扶和困难党员慰问。认真抓好第十一届市委第四轮巡察反馈的问题整改,切实将巡察整改成果转化为推动民政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在“淮南民政”微信公众号开设“周星出”专栏,在全局系统遴选优秀个人事迹,作为每周之星进行宣传,营造比学赶超氛围。《安徽日报》《安徽新闻联播》宣传报道了市民政局主题教育情况。

(二)养老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制定印发《淮南市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投入财政资金1000多万元,完成家庭适老化改造3727户。在全省率先开展“物业+养老服务”试点,着力满足居家养老需求。针对不同情况失能老年人,通过“六个一批”(兜底保障帮扶一批、集中托养帮扶一批、社区居家服务帮扶一批、探访关爱服务帮扶一批、家庭适老化改造帮扶一批、健康服务帮扶一批)方式进行精准帮扶。与闵行区结对合作,两地共确定4家异地康养基地。潘集区争创安徽省农村养老服务改革示范区,八公山区被确定为省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示范创建区。东方颐养健康养老服务中心、寿县县级养老服务中心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6662万元。投入4500万元推动乡镇敬老院提档升级,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转型,床位向社会老人开放。建成并运营414村级养老服务站。建立岗位绩效与服务人数挂钩激励机制建立资金“四个一点”筹措保障机制。整合社工站、村卫生服务站等,满足养老需求。探索农村互助养老,加强队伍建设,开展信息摸排,“一人一策”进行帮扶。试行“积分兑换”互助养老,设置积分超市,引导党员、爱心人士、低龄老人积极参与。

(三)社会救助保障更加精准。连续8年提高保障标准,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784元、755元,增幅分别为8.1%6.6%,超过省级规定的7%4.5%。全年发放保障金8.2亿元。在全省率先修订印发《淮南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细则》、《淮南市临时救助工作操作细则》加大扩围增效工作力度,对新申请经审核确认的低保对象或特困人员,三个工作日内发放临时救助金。找准切口,将防止返贫监测户纳入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实现对15.1万低收入人口预警全覆盖。成立973个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覆盖率88%,筹集资金930多万元。打造救在淮南 助您幸福服务品牌,根据困难群众需求开展探视走访家政服务、理发助浴精神慰藉“物质+服务”的多元化社会救助。探索建立低收入人口“一次申请、分类审核确认”工作机制,优化办理流程、整合行政文书、精准匹配政策,实现一次申请、及时救助,避免“反复申请、反复确认”现象。

(四)社会事务更加便捷。积极开展婚姻登记领域“放管服”改革,婚姻登记从“跨区通办”到“跨省通办”、涉外婚姻登记,管理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开展“优便民服务 展窗口形象”行风教育,提升服务质量。链接社会资源,探索建立“红娘工作室”,为适龄青年牵线搭桥。投入6000万建成市级精神卫生福利中心。残疾人两项补贴申领实行“全程网办”,两项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80元,累计发放补贴资金6953.1万元,惠及全市近8万名残疾人。提升殡葬管理服务能力,通过政府投入、向上争取等方式,投入资金2.95亿元加强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为3556名困难群众减免基本殡葬服务费用278万元。凤台县实现惠民殡葬全覆盖。

(五)儿童福利水平持续优化。做好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建立主动发现机制,实现农村留守儿童牵手行动全覆盖,开展温暖“衣+依”暖冬行动。我市优秀牵手人代表在全省会议作交流发言。命名大通区大通街道站后社区等9个社区为淮南市首批儿童友好社区。依托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和社会工作服务站,打造“护童成长”“慈善助童”等儿童服务类项目13个,开展关爱保护活动336场,惠及儿童2万余人。关心关爱孤独症儿童,线上发起“点亮星星”定向募捐活动,线下启动“向日葵·启智”活动。20231231日,民政部视频连线督导淮南市社会(儿童)福利院工作,并予以充分肯定。

(六)基层社会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市285个社区、827个村统一设置综合网格4888个,配备专职网格员1426名,专职率达到95.8%。制定《淮南市面向专职网格员招聘社区工作者实施方案》,在全省率先打通网格员晋升渠道,每年拿出30%比例面向专职网格员招聘社区工作者,2023年首批专场招聘40人。《中国社区报》刊载《淮南市激活网格员队伍“一池春水”》经验做法。每万名常住城镇人口拥有城市社区工作者16.3人,位居全省前列。印发不应由村(居)出具证明事项61项。毛集实验区臧巷村顺利通过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中期评估验收。

(七)慈善福彩和社会工作创新发展。抓好省社会企业试点和市社会企业培育认定试点工作。在全省率先制定《淮南市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三项工程”方案》,启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学历提升、持证率提升和实务能力提升工程等三项工程,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高质量发展。出台《关于社区(村)慈善基金规范使用的运行指南》《关于全面推动社区(村)慈善基金发展的通知》,进一步规范社区(村)慈善基金使用监管。建立社区(村)慈善基金973个,其中凤台县、毛集实验区和淮南市经开区实现全覆盖。建立健全“募、议、放、助”四位一体慈善基金管理制度“慈善一日捐”行动累计募捐善款900余万元。通过政府培育、社会力量参与、公众自发等方式,探索与“救急难”互助社、“幸福家园”项目融合发展。创新福彩渠道建设,提升工作效益。加强福彩公益金使用管理,截止2023年底,销售福利彩票2.19亿元,同比增量达8087万元,增幅58.39,居全省前列

(八)社会组织力量不断壮大。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将60个工作日压缩至2工作日。发挥行业协会商会桥梁优势助力“双招双引”,市青年徽商商会、市水利水电行业协会等成功招引5个项目落地淮南,总投资28.8亿元。全市各县区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7123家,完成目标任务的103%。推动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举行大型现场招聘会,设置岗位239个,招聘79人。评选淮南温州商会等10家为淮南市2023年度十大活力社会组织”。

(九)法规和区划地名工作稳步推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企业不出门即可申请办理门牌,累计办理31个。完成6条市际界线、13条市内县级界线联合检查。按新标准更新市级和县级界桩共6颗。开展“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常态化数据更新工作,更新地名信息2235条,位居全省前列。完成淮南高新区31条路命名工作。

(十)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工作持续强化。建立局班子成员分县区包保制。签订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联合开展应急知识培训和演练。印发《全市民政系统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常态性开展安全督导检查。落实“有事找局长”接访制度。完善班子成员办访机制,注重问题根源解决。加强舆情监测与处置,与网信、信访等部门建立即时沟通协调机制,防止重大舆情、信访事件发生。切实抓好来信来访办理质效。2023年,淮南市民政局处理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300条,同比下降54%,办结率100%。受理全国民政信访系统信访件15件,均全部办结。

二、2024年工作谋划

2024年,市民政局党组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措施,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新时代淮南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牢牢把握政治机关根本定位。坚定拥护“两个确定”,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扎扎实实做好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切实把党的领导贯彻到2024年民政工作全过程各领域。树牢政治机关定位,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持续增进老年人福祉。发挥试点的示范效应,优化养老服务资源配置。开展失能老年人帮扶,做好低保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做优老年助餐服务,创新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深化医养融合发展。

(三)兜牢织密社会救助安全网。继续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持续推动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成立及运营工作。指导发展多形式的“物质+服务”的救助方式,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

(四)深入推进社会事务工作改革。推动八公山区全省婚俗改革试点,全面开展“优便民服务 展窗口形象”行风教育。推行绿色殡葬、文明殡葬。认真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实现流浪乞讨人员应救尽救。

(五)高质量分类保障困境儿童。提高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完善分层分类精准保障政策。推动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

(六)持续推动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推进城乡社区协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健全基层减负常态化机制。实现2024年度“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拥有城市社区工作者数量”17人的目标任务。持续推进城乡社区创新试点,探索建立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智慧管理体系。

(七)推进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推进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强化社会组织党建引领。规范做好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持续巩固打击非法社会组织工作成果。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双招双引”和社会治理工作。

(八)促进慈善福彩事业健康发展。健全慈善力量参与应对突发事件的体制机制,全面推开全市社区(村)慈善基金。继续推进社会企业培育认定试点工作。2024年积极拓展福彩销售渠道,在全市商业综合体、步行街和公园建设10个福彩爱心公益驿站,提升福彩品牌形象,增加福彩销量,解决部分人员就业,为户外工作者提供暖心便民服务场所。

(九)加强和改进区划和地名管理服务。全面推行地名命名(更名)线上备案、公告工作。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加强乡村地名管理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和法治化建设,深化乡村地名信息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十)坚持从严加强安全管理。全方位加强安全管理,狠抓主体责任落实,推动安全隐患排查常态化,隐患治理常态化,强化消防、食品、住房等安全风险防控,抓好信访维稳、舆情处置等各项工作。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